香港东纶集团董事长蔡良平

2012-07-23来源 : 互联网

20世纪80年代末,随着祖国改革开放的春潮涌起,一些民营企业如天空的星斗开始在沿海地区闪现,这牵动了他的恋乡情结和投资热情。1988年,他在家乡东石镇投资创办福建东纶织造企业有限公司,从此拉开了他在大陆投资兴业,大举进军纺织业的序幕。

蔡良平1958年出生在晋江东石。在那个自古海运便捷、经贸发达的海滨小镇,他度过了青少年时期。良好的经商氛围,他自小耳濡目染。20岁出头的蔡良平便只身走遍闽南各地,从事各种市井生意,由此锻炼了意志和积累一些经商经验。

1983年,25岁的蔡良平赤手空拳闯荡香江,通过顽强的拼搏、不懈的努力,在强手如林的香港异军突起,相继创办了一系列公司,建立了庞大的事业体系,将事业的版图和领域不断延伸拓展。

他的公司主要从事化纤坯布的织造和染整加工业务。公司一创办,蔡良平就积极引进台湾和香港企业管理的理念,不惜花*资聘请台湾从业经验丰富的同行管理者和工程技术人员前来讲授和传授科学、先进的企业管理方式、经验和技能、技术。他重视对员工的教育培训,建立健全完善的管理制度。使企业的生产和经营平稳发展,蒸蒸日上。

20世纪90年代中期,我国的纺织服装产业进入了一个新的调整和发展时期,传统的纺织企业、纺织设备已不适应现代纺织发展的需要。国家**一系列政策,促使传统纺织企业“关、停、并、转”,传统老旧纺织设备纷纷被“砸绽”淘汰,取而代之的是代表当今世界纺织设备先进水平的喷水织机、喷气织机等纺织机械,这些性能先进、新的纺织机械,成为现代纺织企业的主要设备基础。

1996年,蔡良平抓住这一纺织行业转型的机遇,在厦门市同安区美人山高科技工业园区,创办了厦门东纶织造有限公司,大手笔地从日本津田驹业株式会社和日本日产公司引进1000台新型喷水织机及附属设备,建造了又一个初具规模的现代化纤织造企业。 为了实现集团的跨越式发展,2007年,蔡良平把“东纶”和“同纶”启动股份化改制,成立“厦门东纶股份有限公司”,形成一条从纺丝、织造到染整加工比较完整的产业链,具备了年产多孔细旦锦纶长丝4万吨、化纤坯布约2.5亿米、染整加工各类化纤坯布约1亿米的生产加工能力,成为目前国内锦纶化纤纺丝、织造的**企业。它不但为国内同行业提供了高质量的锦纶长丝和化纤坯布,改写了我国纺织服装业高品质原材料长期依赖进口的历史。

“纺织虽然是传统产业,但也有很高的科技元素。”采访期间,蔡良平先生不断强调科技创新在纺织产业中的地位,“**上发达国家的企业对产品是‘销售一代、试制一代、研发一代’三步并进,目前我国的**纺织企业也正在加强研发,但大部分企业仍不注重自主创新,仅满足于量的扩张,从而使多数面料产品无法提**次,附加值低,利润也很低。”

在企业发展壮大过程中,蔡良平始终坚持***、高质量、**益的“三高”思维。他从设备选择、原材料选购到企业内部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都进行了细致入微的筹划和主导实施。东纶所用的生产设备全部采用日本、韩国、德国*先进的机器。2002年,公司扩产四条生产线,投资3亿元人民币从德国进口“巴马格”设备,因为说明书全部是英文,为了更好地了解这些设备的生产性能,让工人更好地操作使用,蔡良平特地让供货方翻译一份中文说明书,因为此项业务不包括在购买合同里,为此,公司多支付900万元人民币的费用。蔡良平对事业的认真由此可见一斑。

技术创新是企业发展的有力助推器,蔡良平也深谙技术创新的重要性,为此,他建立了科学的创新机制,引进人才,建立实验室,使东纶的创新能力快速提升。当时研发的“锦纶6全消光超细旦FDY”顺利通过了**鉴定。该技术改变了锦纶全消光超旦纤维长期依赖进口的局面,加快了国内锦纶纤行业的发展和赶超世界发达国家化纤生产水平的步伐。在发展企业的同时,蔡良平也知道企业要担负的社会责任,作为一个耗能大户,东纶一直依靠科学技术和先进装备*理污水,如2005年,投资1200多万元,建造了一套污水处理回用系统,全面实现生产用水循环利用,实现污水“零排放”,由用水大户到节水典型。

渝ICP备2024022750号-1

Copyright©2004-2024 3158.CN.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市上台九悟酒销售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3158招商加盟网友情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