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织布织出五彩新生活

2016-03-09来源 : 互联网

初冬的关中平原,天气微凉,阳光依然柔暖。沿西宝北线驱车前行,从武功镇向东12公里,就到了久负盛名的手织布之乡——武功县贞元镇南可村。

“以前没事就打麻将,现在好了,有了这织布机,一年能挣七千多块*呢。”今年41岁的村妇尚小红织手织布已有六七年了。她说,每条床单卖给本村的合作社160元,去掉买线等成本,她能净*100元。

走在关中平原腹地的南可村,你会发现家家户户都放着一个织布机。到了傍晚,织布机上灯光照耀,灯下的农妇手中“梭子”翻飞,一根根红、蓝、白、黄五颜六色的棉线交织在一起,“梅花”“灯笼花”“喜”字图案的手织布五彩缤纷,就像一件件艺术品,从织布妇女的巧手妙脚中不断织就。

“可别小看这手织布,它给我们村子**了一条致富路。”武功县南可村村支书、南可手织布专业合作社会长王志辉说,村里的手织布产业一年可为村民带来收入400多万元。

2000年以前,南可村人均年收入仅七八百元。2005年,随着新农村建设的开展,南可村开始发展手织布产业。发展这一产业源于村里的织布传统——自家手织土布。“开始的时候,大家的积极性都不高,一台织布机要500多元,还要自己买线。这布万一卖不出去,可就赔大了。”王志辉想起开始时的困境感慨道,后来****政策,一台机器补助农户200元,并号召党员干部**先行,这才扭转了“局面”。

“省委书记***还到我们村来视察指导过呢,要求我们抓好质量,维护好农户利益,把这个产业做大做强。”王志辉谈起省市县各级**对手织布产业的大力支持,充满了感激之情。南可村手织布的扬名吐气,和时任省长***还有一段改名佳话。2007年,***到南可村视察,他说“土织布”的叫法不利外销,建议改为“手织布”,一字之改,改出了手织布的大出路、***。近年来,南可村手织布产业规模逐步扩大,发展到拥有织布机400余台,村上成立了合作社,几乎每家都是社员。

现在,南可村的手织布已经销往北京、上海、西安等地,一年能销出4万余条,南可村村民去年人均纯收入已经达到8700元。这些带着“梅花”“灯笼花”“喜”字图案的手织布,织出了南可村一条奔向富裕安康的五彩大道。

标签: 手织布

渝ICP备2024022750号-1

Copyright©2004-2024 3158.CN.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市上台九悟酒销售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3158招商加盟网友情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