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纺产业如何寻求创新动力

2012-09-17来源 : 互联网

到目前为止,中国家纺行业一直处于品牌混战之中,尚未形成强势的**品牌,市场上呈现品牌多、份额少的格局。这一方面是因为企业不愿意花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研究中国消费者和中国文化,大多走借鉴抄袭的路子,导致家纺行业一直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另一方面,唯“利”是图的企业本性使得其缺乏自成一派的雄心。而在短期的发展进程中,这种群龙无*的格局还无法被打破。

虽然家纺行业前景看好,但在整体环境的带动下,市场不确定性因素依然存在:2012年**形势继续复杂多变,市场竞争也将更加激烈,**因素、贸易保护等都对我国家纺的出口造成不利影响。

在当今的家纺行业中,市场观念的欠缺是家纺产品设计中存在的重要问题,无法有效进行自我市场定位。设计师浮于市场表象,缺乏做大量市场调研工作的细致性和系统性,产品设计随“心”所欲,或者凭感觉,或者抄袭模仿,孤芳自赏,缺乏对市场的*基本把握,缺乏对家纺产品设计的创新精神和*立精神,成功的作品自然少之又少。这导致的**结果就是产品同质化严重,只能进入价格竞争的尴尬境地。 到目前为止,国内市场还没有形成从设计,生产,销售于一体的有效模式。在这样一个大环境下,我国家纺业又将何去何从?

当代社会,人们对于品牌的追求比以往任何一个时代都要强烈。对于企业来说,品牌是*核心的竞争力,却也需要长期有效地经营,提高品牌认知度。而品牌是否具有号召力,则要看产品本身,产品是否具有市场前景是否具有吸引力,看得,则是产品设计。可以说,企业如何走出危机阴影**新的发展,家纺产品设计应该是*重要一个环,

不是拘泥于图案和款式,而是对自己的产品设计进行**定位并力图形成自己*特的家纺设计风格,对企业产品进行符合自身品牌文化的风格化系列设计,从消费者的日常居家环境、生活方式入手,开发出有针对性地、有主题风格的、有亲和力、有感染力的系列产品,来满足市场的个性化需求,无疑会在竞争中占据先发的主动。

而要达到产品的风格化,就需要设计理念的创新演变。一款设计产品是以产品为媒介,向消费群体传达一种精神、一种理念。产品可以模仿,风格可以接近,但通过一系列围绕某种理念的产品形成*有的设计价值体系,却是他人所不能模仿和抄袭的。通过设计理念的系统演变,不仅能够有效阻止竞争对手的模仿,在自身品牌形象塑造、拓展市场份额方面,更是具有*树一帜的鲜明性。

家用纺织品是一种文化的载体,它既有民族性又有时代性,同时又以个性化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这就需要设计师相当的文化底蕴。文化底蕴决定了设计师审美水平的高低。一是家纺作品设计可以从从中国传统文化中摄取养分。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文化的积淀蔚为壮观。然而,目前的家纺行业中,购买国外画稿是为风尚。对于家纺设计来说,本国文化的点点滴滴是产品设计取之不竭的源泉,也是家纺艺术设计与品牌文化建设的根基。更多地关注消费者真正喜欢的花型图案,真正挖掘出文化中的中国元素,融合**潮流,中国家纺同样可以形成鲜明的设计理念与设计风格。二是重视挖掘中西方传统设计资源,将传统与时尚完美融合。植根于传统文化并不是一个绝对的提法。设计师在从中国传统设计文化中获取艺术设计的灵感的同时,还应该把这些代表中国设计文化精神的元素结合流行趋势进行时尚化设计,使传统设计文化元素能够适应现代审美需求。成为既有中国设计风格又具**时尚潮流的新颖作品。

“让产品成为艺术品”是世界工业设计界提出的口号。同样,家纺行业的发展不应仅仅成为设计师糊口的手段。在企业*大限度追求利润的动机之外,设计师可以将家纺设计引申到更深层次。剪除掉工业的制约,使家纺成为学科。在对利润寻求同时,将思考放在第一角度。思考当今中国家纺文化中的问题与机遇,思考家纺文化的人文意识,思考哲学、法学等与家纺文化的学科融合,*终使家纺具有*立的审美体系,从学院的角度对家纺行业进行指导,让行业具有思考惯性。诸如一些设计师的所提倡的色彩*疗理念,用色彩来缓解生活压力大,这一全新理念为家纺行业指出了一个*特的设计方向。在熙熙攘攘的大众环境中,只有真正能静下心来思考的设计师才能为自己迎来突破的契机。?

在家纺行业缺乏龙头品牌的实际情势下,品牌的营建成为家纺企业发展所必须要思考的问题。而优秀的品牌,必然有其*特的品牌文化。在产品同质化趋势下,品牌文化的优势就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品牌文化的的发散点相当一部分程度集中于产品的设计师。

据有关数据显示我国1-5月,规模以上纺织企业累计实现工业总产值21449.31亿元,同比增长11.81%,增速较1-4月和上年同期分别下降1.3和18.34个百分点。

©2004 3158招商加盟网. All Rights Reserved.

3158招商加盟网友情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