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家织机响,户户卖布忙”曾是许村家纺辉煌的生动写照。但是,近年来随着劳动力等成本不断上涨,以及家纺市场竞争加剧和产品品质不断提升,许村家纺企业纷纷寻求新的转变,而“买洋机、换机器”则成了这些企业转型升级的*要目标。
成本上升倒逼企业换机
日前,在海宁市新空间纺织有限公司的加工车间里,工人们正在忙于调试安装从意大利毕加乐公司购买的10台**织机。据新空间纺织有限公司总经理蒋利根介绍,为了降低生产成本、提升产品档次,公司花了600多万元购买了**织机设备,生产高纬密高精密装饰布。
目前,该设备每台日产装饰布100米,每分钟280梭,比普通织机产布量高3倍。蒋利根说:“自从公司购置了这批**设备,一方面能方便、快速的进行订单生产,解决原来国产设备不能做**产品的瓶颈;另一方面还在控制产品质量上有了技术支撑和**。而且从长远来看,还能降低企业的用工成本。”
据介绍,近年来许村家纺企业的用工成本逐年上升。今年,许村家纺企业工人(挡车工)月工资5000——6000元,比去年上涨10%;企业管理人员、家纺设计师(日班制)工资比去年平均上涨15%左右。在如此高的劳动力成本面前,许多家纺企业纷纷采取“机器换人”。
此外,“家庭工厂”的缩减也使得家纺企业生产量增大,亟须新设备解决生产压力。一直以来,许村家纺的生产模式都是“公司+加工户”的形式,当地家家户户都与园区企业建立了订单加工生产关系,散落在许村镇及周边各村的“家庭工厂”里,每家加工户都拥有两三台织机(普通剑杆织机),有些农户的织机甚至多达6—— 8台,全部安置在了自家的屋后或四周,建起数量不等的违章用房。
但从去年以来,海宁市委、市**就下决心大力整*违章搭建的生产用房,因此,这种固有的加工生产模式被迫改变,不久的将来“家庭工厂”将逐步削弱加工产量,甚至淡出人们的视野。
业内人士认为,加工户的机器越来越少有三个原因:一是许村当地拆除违章建筑,加工机器无场地安置;二是当地一些年轻人嫌做挡车工辛苦,不愿在家开织机;三是加工户的产品质量参差不齐,更不能加工**产品。当地加工设备的减少和落后,使许村的许多家纺企业无法按时完成订单,更无法生产高质量、高品质、高附加值的家居软装产品。于是,诸多问题倒逼企业转型升级,众多家纺企业纷纷购买“洋”设备寻求转型和提升发展之路。
“洋”设备性能更优
在实施“机器换人”后,许多家纺企业表示,与原来的国产机器设备相比,“洋”设备在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上都更具优势。
浙江升丽纺织有限公司从2008年开始实施“机器换人”项目,目前,该公司共引进德国多尼尔织机和法国史陶比尔提花机36台套。据介绍,多尼尔织机是配套史陶比尔提花机的组合设备,具有加工高难度技术产品的能力,而且在生产过程中效率高(台产量6.31/小时,门幅为280mm)、能耗低(每台额定功率7千瓦/小时、运行功率2千瓦/小时)、产品瑕疵率低、看护人员少、设备故障率低,生产效率是国内一般设备的3倍。
浙江升丽纺织有限公司总经理姚云松说:“以前,升丽公司用国产织机生产的装饰布,每米2美元;现在用‘洋’设备生产大提花高精密家纺,1.4米就能卖到4——5美元,产品出口东南亚、欧美等国家和地区,内销价格更是攀升到每米100元。”近年来,浙江升丽纺织有限公司通过引进“洋”设备,大大提升了产品附加值。
姚云松还表示,“机器换人”项目完成后,企业实现了从一般家居装饰布料向**精美家居面料的提升,其中产品附加值提升了30%,优良率提高到25%,能耗降低了30%,生产成本减少了25%,人工成本减少了25%,单台设备的生产效率提升了4倍,产能增加到150万米/年,换花型的速度提升了500%。此外,“洋”机器的噪声小、清洁环保、操作简便、安全系数更高。
在看到同行买了“洋”设备赢得快速发展后,海宁市顺盛布业总经理杨苗青便与意大利毕加乐苏州办事处联系,订购了16台**织机。杨苗青说,自从有了新设备,公司敢于向客户****质量,在与南非的客商做了几次生意后,对方十分信任我们的产品,再也没有换过别的供应商。
据介绍,去年顺盛布业仅买进口**机器就花费了1500万元。杨苗青说:“与原来的国产设备相比,这批‘洋’机器的织布速度更快,每分钟300梭,布面均匀。几个订单下来,企业不仅按时交货,而且没有接到客商投诉质量问题,‘洋’设备为企业带来了很大利润。”
海宁天一纺织有限公司也是较早实施“机器换人”项目的家纺企业之一。据介绍,公司实施年产50万米**提花服装面料技术改造项目,引进了多尼儿织机8台、史陶比尔电子提花机8台。自运行以来,进口设备比国产设备在用工数量、节约空间、产品效率等方面,有着无法比拟的优势。
天一纺织有限公司总经理鲁建平介绍说:“比如原先要用50台国产剑杆织机生产的产量,现在只要8台多尼尔设备即可生产;在用工人数上,国产设备需22人,进口设备只要4人就能完成;在设备所占空间上,国产设备占地640平方米,进口设备只要128平方米;在生产效率上,国产设备为50%——75%,进口设备则能达到95%。”
前不久,海宁市“机器换人”工作推进会暨家纺行业“机器换人”现场交流会在许村召开。海宁市家纺协会会长曹咬强说,目前,家纺行业竞争进一步加剧,促使企业寻求新的发展路径。一方面淘汰老的产品,发展中**产品;另一方面,不少企业陆续引进中**进口设备,调整产品结构。企业要持久发展,不仅需要在营销通路上创新,而且还要做好家纺设计、备货及服务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