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受行业产能过剩、国内外市场低迷、互联网冲击等多种因素影响,家纺产业发展压力持续加大,新一轮行业洗牌在所难免。我区主动适应经济新常态,*抓“互联网+”、“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市场采购贸易方式试点等机遇,做好产业“加减乘除”法,打造家纺产业升级版,从“中低端”迈上“中**”。
勇做加法,“互联网+家纺”加速起跑
蓝丝羽家纺是国内较早涉足家用纺织品行业并发展成优势品牌的大型家纺企业之一。一直以来,“蓝丝羽”坚持渠道下沉的销售理念,在全国开设500多家门店。去年,投资建设O2O互动营销系统,统一库存管理,实现顾客线上下单支付、线下门店体验、门店或总部配送的全渠道销售模式。“我们积极融入‘互联网思维’,重新整合生产、销售、营销各个环节,顺应互联网时代的要求。”公司负责人俞建辉说。
近年来,我区积极推动家纺产业与互联网跨界融合发展,建设电子商务产业园、家纺研究院,逐渐形成“研发设计+实体经济+电子商务”的新业态、新模式。
江苏金太阳家纺研究院被认定为国家工业设计中心,全国家纺行业*此一家;电子商务产业园被评为“南通市现代服务业**性集聚区”,目前已签约电商企业 73家,入驻办公68家,其中,网络营收额超千万企业4家,销售超**企业35家;家纺研究院各功能区域也已投入运营,吸引三威设计、盛世王朝等11家家纺创意设计公司入驻,集聚创意设计**100多名。
多做减法,企业不断“降本减负”
工业品价格下降,生产经营成本却持续攀升。千方百计降低企业经营成本,是推动家纺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一环。
2014年,我区建成了全国第二家国家知识产权快速**中心,开展**、版权和商标“三合一”服务,以往申请**短则两个月、长的要半年,现在做到即送即审,一周即可获批,既节约了时间,也降低了费用。2015年,中心共受理外观**申请4265件,上报快速申请通道3065件;受理外观设计**侵权投诉案件83起、版权侵权案件113件、电商投诉案件103起。
去年11月,我区在家纺城又设立了**贸易服务中心,争取到国家市场采购贸易方式试点。也就是说,符合条件的经营者今后在家纺城规定区域内采购,单票报关商品货值在15万美元及以下的,就可在采购地办理出口通关手续。一次申报,一次放行,且实行增值税免税政策,大大降低了小微企业出口成本。两个月就完成拼箱出口338单,总额4500万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