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是“十三五”决胜全面小康的开局之年,也是推进结构性改革的攻坚之年。为保持经济稳定增长,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新常态,在改革中寻找新出路,市委市**确定了“加快迈入科学发展、转型发展快车道”的发展理念。如今,我市各区市县、园区从主导产业入手,积极转方式、调结构,加大改革创新力度,加速产业转型升级。日前,本报采访组深入各区市县、园区,挖掘各地在转型发展、科学发展中的宝贵经验,敬请关注。
前锋区成立于2013年8月8日,作为广安*年轻的区,发展十分迅速。2015年,全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150.6亿元,比2014年增长11.2%。
前锋区正在加快打造现代轻纺产业园,目前已有康健纺织、春燕服饰、铭鸿服饰等20多家企业入驻,建成标准厂房10万平方米,职工宿舍6万平方米。2020年全部建成后,产值可达100亿元,创税1亿元以上,提供就业岗位8万个。
“改”出来的自信
近段时间,前锋区晓鸿服装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十分忙碌,各条生产线上的工人都卯足了劲赶制订单。
“我们已接到80万件订单,产值3000万元左右。”晓鸿服装负责人周泽洪告诉记者,“现在已进入服装企业生产旺季,订单还在源源不断飞来,相信今年能够实现2.5亿元的产值。”周泽洪告诉记者,“这个数字比去年的2倍还多。”
周泽洪的自信从何而来?“这得益于近几年公司通过技改,提高了生产效率,再加上新厂的投产,实现目标不是难事。”周泽洪表示。
成立于2009年的晓鸿服装,是前锋区轻纺产业中的“老大哥”,主要为潮流前线、佐丹奴、三枪等知名服装品牌进行代加工。
“这7年间,公司的规模、效益不断提升。”周泽洪告诉记者,公司成立之初,采取的是*传统的服装加工方式,“效率慢、产量低,和一般的家庭作坊相差不大。”经过发展,晓鸿服装完成资本累积,于2013年、2014年、2015年对设备进行了三次技术升级,“**次技改,公司将*原始的电车改为吊挂式生产线,之后的两次技改又对吊挂式生产线进行升级。”
“你看,这就是我们*新的生产设备,纯电脑操控的服装智能吊挂系统。”在周泽洪的带领下,记者来到晓鸿服装生产车间。周泽洪向记者介绍,在这样一条生产线上,工人不需要自己计数和取件,操作更加人性化,效率比以前提高了40%。
“现在,所有的生产线都使用上了纯电脑操控的服装智能吊挂系统。”周泽洪告诉记者,不仅如此,位于现代轻纺产业园的新厂也于今年正式投产,实现15条生产线同时开工,完成全年目标不是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