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来,国内家纺行业普遍存在的加盟连锁资质缺失现象被曝光,报道一经刊出,不仅引起了社会公众关注,更引起了国内新闻界的注目,北京报业集团旗下的《北京晨报》在日前专门辟出大通版,对国内诸多无证驾驶的特许经营予以了关注。
结果发现,某些企业虽然意识到了问题存在,但是却依然我行我素,甚至想虚晃一枪、试图蒙混过关,凯盛家纺股份有限公司就是其中一例。
今年6月18日,慧聪网焦点透视以《多年加盟业务从未获许可凯盛家纺**违规经营》为题,对凯盛家纺股份有限公司特许加盟“无证驾驶”现象进行了报道,报道指出凯盛家纺业已开展多年的特许经营加盟业务,其实从未获得国家许可,进而可能给消费者和加盟者带来意想不到的损失。
报道的进行过程中,慧聪网焦点透视试图联系凯盛家纺,希望他们能对此事进行回应与释疑,但凯盛方面的态度堪称“恶劣”,不但没有做出任何解释,反而给访问者扣上了“找麻烦”的帽子。报道刊出以后,凯盛方面也未和慧聪网焦点透视进行任何联系。
但相关信息显示,凯盛事后迅速动作,于7月24日成功在国家商务部流通业发展司进行备案。我们**时间登录商务部“商业特许经营信息管理系统”输“凯盛”二字,果然查到了相关信息,但是其中的信息令人咂舌。
其一,备案信息中显示,凯盛家纺的**家加盟店的时间为“2012年4月22日”,也就是说凯盛家纺的全国各地的加盟店不到半年。这与事实并不符合,其实凯盛的加盟业务已经历时数年,岂是4月22日才有**家加盟店?
其二,备案信息中显示,加盟店分布区域为“山东省”,但事实是,在凯盛的官方网站公布的加盟店分布信息中,在大陆地区,除青海和**两地外,其余各地都有其门店。
可见,凯盛家纺是在媒体曝光之后,才匆匆申请了加盟资质的备案,也因此出现了如此漏洞。
实乃知错不改
目前,国内加盟连锁企业众多,它们依照的是《商业特许经营管理条例》为准则.其中,第八条规定,特许人应当自*次订立特许经营合同之日起15日内,依照规定向商务主管部门备案。7月20日,国家商务部流通业发展司作出表态,明确指出,备案的性质不是事前审批而是事后监督,是否备案不是特许人能否开展特许经营活动的前置性条件。但如特许人(加盟者)不按照要求办理备案,特许人的行为构成行政违法。
商业特许经营管理条例》第二十五条规定,“特许人未依照本条例第八条的规定向商务主管部门备案的,由商务主管部门责令限期备案,处1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的罚款;逾期仍不备案的,处5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的罚款,并予以公告。”
而结合凯盛的相关行为,慧聪网焦点透视也进行了咨询,相关人士指出,这显示出了相关机构的对备案企业审查漏洞,否则怎么出现进行数年的加盟却被企业宣称加盟店仅是半年前设立的呢?其中是否涉及故意隐瞒信息,相关部门应该进行调查。
同时,企业只是申请了山东为加盟区域,那么其他区域可以视为非加盟区域,在这些区域,凯盛依然没有特许经营机制,因而这些加盟商还是存在着相当大风险。
法律界人士也提示,加盟商在考察一个开展特许经营的企业之前,一定要仔细甄别相关信息,特许经营企业不备案是对《商业特许经营管理条例》和《商业特许经营备案管理办法》**性的侵害,不利于我国特许经营市场的规范发展。而对于企业来说,也会降低企业公信力,增加诉讼纠纷中败诉的可能性。
岂能自欺欺人?
既然已经意识到没有特许经营资质是违规行为,却又在弥补措施上弄虚作假,凯盛加盟的行为实在令人费解、也发人深省。
业内人士指出,特许经营作为一种经营模式,具有低成本和高成长性的特征,它可以使一个品牌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占领尽可能多的市场。
来自商务部流通业发展司的数据显示,截至2012年7月31日,全国商业特许经营备案企业达1850家,但是这还仅是全国特许加盟企业中一小部分,大量的企业游离在管理之外,甚至有不少企业涉及到了诈骗。比如慧聪网焦点透视曝光过的捷能达、太平洋直购网等不法企业,打着特许经营的幌子,进行诈骗、传销的勾当,被相关部门查处。
国家相关部门一直在努力制定和实施相关管理规范,比如新修订的《商业特许经营备案管理办法》就在今年2月1日开始了施行。但令人遗憾的是,相关企业把国家的规范当成了紧箍咒,试图摆脱之而后快,岂知到头来伤害的将是自己,这岂是一个成熟企业的行为?
相信近年来的迅速发展让凯盛尝到了“甜头”,但不得不指出的这是短视行为。在蓬勃发展的同时,凯盛可能忽略了风险,未能居安思危,令人警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