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纺安全】谁毁了蚕丝被的名声

2013-03-25来源 : 互联网

日前,**电视台《每周质量报告》和《焦点访谈》报道,蚕丝被的生产集中地浙江省桐乡市有个别企业生产伪劣蚕丝被。“标榜100%天然蚕丝、轻柔蓬松、贴身保暖的蚕丝被,经**部门检测,蚕丝含量连30%都不到,用化纤冒充蚕丝,用短蚕丝冒充长蚕丝,销售时在产品标识上做手脚,以劣质化纤被冒充蚕丝被,严重地欺骗了消费者”。

2010年2月实施的《蚕丝被》国家标准明确规定:以蚕丝为主要填充物的被类才可称为蚕丝被,其中优等品和一等品的蚕丝含量应为100%,合格品的蚕丝含量应至少达到50%。由此可见,这些蚕丝含量不到30%的被子是不能称为蚕丝被的,属于典型的假冒伪劣产品。

在我国,每个地区都有它*特的地方特色产品。比如,北京的二锅头,贵州的茅台,景德镇的陶瓷,吉林的人参,等等,不一而足。由于当地*特的地理位置、特殊环境,所产的地方特色产品可谓是质量上乘、驰名中外,有不少产品还申请了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这些地域性产品成为当地的一张名片,是质量和品牌的象征。以蚕丝被为例,浙江桐乡是我国**的桑蚕主产区,以蚕丝为主要原料加工蚕丝被是桐乡传统特产,制作蚕丝被的手工技术家喻户晓。“桐乡蚕丝被”成为当地主打品牌,桐乡也获得“中国蚕丝被生产基地”、“桐乡**蚕丝城”等殊荣。可以说,桐乡蚕丝被已成为响当当的地域性**产品,消费者购买蚕丝被,*先就会想到“桐乡蚕丝被”这个品牌。

可惜的是,这次曝光的不良企业,如同害群之马一样毁了“桐乡蚕丝被”的良好声誉,使人们对蚕丝被的青睐大打折扣,极大地挫伤了消费者的购买热情。造成目前这种局面,恐怕不是当地**愿意看到的。

俗话说:一粒老鼠屎毁了一锅汤。而现实中,往往出现了一把老鼠屎毁了一锅汤的情形。一个地方,不是一两家不良企业在弄虚作假,而是出现多家企业都在作假的普遍现象,这种普遍性问题被媒体频频曝光。“一把老鼠屎”**损毁了一个地方品牌产品,这种现象值得人们深思。

打造一个品牌很难,需要付出艰辛的努力,而毁掉一个品牌,则是很容易的事。央视曝光后,桐乡蚕丝被的声誉被毁,要想**名誉,则需要当地付出更大的努力,更需要时间的考验。好在当地**高度重视此次事件,已经开始下狠心着手整顿了。

地方**要珍惜、爱护、发展好当地的品牌产品,要树立品牌观念,强化质量意识,对有问题的企业,要采取零容忍的态度,决不姑息手软。对损毁当地品牌的企业,更要坚决打击。所有企业都要保护地方品牌的荣誉,千万不能只图眼前利益而做出**品牌、自取灭亡的蠢事。

**阅读: 高手告诉你鉴别蚕丝被真假*有效的方法   山寨蚕丝被扰乱市场   假冒蚕丝被常用的四种手法

©2004 3158招商加盟网. All Rights Reserved.

3158招商加盟网友情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